美菱电器业绩存泡沫 受累长虹劣质资产

http://www.compressor.cn/

1970年01月01日 08:33:30

来源:资本证券网


长虹几次战略调整失误致资金紧张

    重金砸向等离子将成为长期包袱

    纵观长虹发展史,长虹如今的窘境,美菱的停滞不前似乎也不那么难寻到答案。

    2001年,长虹精显背投彩电诞生,长虹进入背投领域,也就此埋下了隐患。虽然初期销售势头迅猛,然而在在CRT背投风行了3年之后,逐渐被新背投(MD背投)所取代,由于对CRT背投产品的过度依赖以及对背投新技术、新产品缺乏战略准备,长虹的保守战略使其再度陷入危机。

    2004年7月时任董事长赵勇刚刚上任,长虹谋求扭转被动局面,寻求突破,在“白电”领域快速扩张的势头尤为明显。

    长虹早期就进入数码、小家电领域,进入等离子屏制造等愈加凸显其从单一彩电向多元化全家电趋势转变。当初收购美菱,从而进军冰箱行业,对于以空调为主打的白电产业链上表现极为浓厚的兴趣。然而,那时长虹的摊子已经很大。

    业内人士指出,空调与冰箱同在一个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采购和下游的产品销售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2007年8月,美菱公告称:四川长虹、四川长虹集团联合协议受让S美菱近8285万股。由此,长虹对于美菱历时两年多的收购,也正式宣告结束。

    当时白电领域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收购美菱,分析师意见褒贬均沾。

    对于美菱的收购,长虹表现出对于冰箱市场的进入渴望可见一斑。然而当时的长虹似乎并没有等到最佳时机,对外美国APEX公司拖欠长虹的30多亿元巨款尚未追回,对内在白电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仍旧缺乏。

    早在2006年,以液晶和等离子为主的平板电视在中国遍地开花。长虹也瞄准了等离子市场。

    2006年,长虹毅然将韩国欧丽安等离子公司收入囊中,完整拥有了等离子屏生产技术和核心专利,并在2007年初决然地筹资约10亿美元,宣布引进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然而与此同时,等离子市场由于门槛低,竞争更为激烈,并处于急速萎缩之势。长虹在豪赌的等离子这场“赌局”中似乎终究要不容乐观。

    中国电商会副秘书长表示:“等离子没有市场和产品,长虹等离子起步不晚,但是投产太晚,执行力不够,现在等离子已经毫无市场可言。”

    “等离子生产线,需要资金量特别大,长虹自身的盈利能力就很差,仅仅从长虹自身盈利来看,对液晶面板的资金投入如同牛毛。当初好强投入等离子,对于长虹而言或许又是一项非常大的战略错误。”刘步尘告诉记者。

    刘步尘认为:“等离子对于长虹而言等将成为巨大包袱,此前全球等离子都处于低迷状态,被市场严重边缘化,下滑态势表现非常明显,等离子已经变成一个没落的产业。而长虹执意进入等离子市场无疑是错误的选择,十几亿美元投入之后目前为止完全未给企业带来任何效益,面板和等离子产品销售无门,造成投资严重失误。对长虹业绩不会带来良性循环反而起负面作用。”

    然而反过来想,如果当初长虹将资金投入空调,精于主业,或许现在又是另一种境况。

    如此种种,一系列战略错误导致长虹由中国行业的老大被后来居上所追赶而落后。

关键词:美菱电器业绩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国制冷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新产品推荐

关于 美菱电器业绩新闻

中国压缩机国际商务网推广

 

Baidu
map